流感监测结果表明,甲流所占的比例将近90%;市卫生局认为,目前到明年二三月份,我市甲流防控形势都比较严峻;要做好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三大关键环节
昨天,我市第二批甲流疫苗开始在学生和教师中大规模接种,未满十八周岁的学生接受注射,需经监护人签字同意。陈侄辉 摄
本报讯 我市甲流疫情出现第二波高峰。市卫生局昨天透露,在流感病毒中,甲流病毒所占的比例将近90%,目前到明年二三月份,我市甲流防控形势都比较严峻。
我市从5月22日发现首例输入性甲流病例以来,直到8月份仍以输入性病例为主。因此,我市经历的第一波甲流疫情是以输入性病例为主的“病例输入阶段”。市卫生局有关人士介绍,随着9月份学校开学,我市甲流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十一过后,甲流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整体与全国、全省疫情趋势相类似。
根据疫情分析,我市甲流疫情的特点有:病例数快速攀升,重症病例不断增加;从整个病例构成来看,学校报告的病例比重较大,约占总病例数的85%;现在流感监测结果表明,在流感病毒中,甲流病毒所占的比例将近90%,也就是说,目前甲流已成为流感的“主力”,并有可能成为今后几年流感的“主力”。
和第一波甲流疫情相比,第二波甲流疫情以本土传染为主,疫情地区差异越来越不明显,如城市和农村之间差异不像早期那样明显,十一前,我市的甲流疫情主要发生在市区中小学校和大中专学校;十一后,农村中小学校也出现甲流疫情,并在一些农村地区传播。
市疾控中心负责人认为,随着天气转冷,我市甲流感染人数会持续增加,重症病例也会持续增多,防控形势比较严峻。学校防控还是关键,已发生甲流疫情的学校、寄宿制学校和普通流感发生较多的学校,是甲流防控的重点场所。市卫生、教育部门要求,严密监测师生健康状况,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和因病缺课登记与追踪制度。一旦发现疑似甲流病例,在第一时间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做好“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三大关键环节。
黄小玲 吴林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