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指南
 
 
 
  首页ICON知识指南
 园林绿化概念
 
园林绿化常识

06/5/18 |
一、名词解释
风景名胜区:指风景名胜资源集中、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供人游览、观赏、休息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风景名胜区按其景物的观赏、文化、科学价值和环境质量、规模大小、游览条件等,划分为市(县)级、省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三级:
市(县)级风景名胜区:指经市、县人民政府审定公布的风景名胜区。
省级风景名胜区: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定公布的风景名胜区。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指经国务院审定公布的风景名胜区。
城市绿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城市绿地指城市中人工种植花草树木形成的绿色空间;广义的城市绿地指被植物覆盖的土地、空旷地和水体的总称。城市绿地可分为永久性绿地和城市绿地两类,前者指农耕地和天然绿地,后者指分布在城市地域范围内、人丁种植、养护的绿地。
公共绿地:是指由城市园林部门投资、建设与管理,供城市居民及外来游客享用的绿地,它具有规模大、综合性强、设施完备、绿化水准高等特点,主要包括公园绿地、道路广场绿地、居住区绿地、绿带绿环、绿色通道五种。
     园林绿地面积:用作园林和绿化的各种绿地面积。包括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道路绿地和风景林地面积。不包括:A、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阳台绿化和室内绿化;B、以物质生产为主的林地、耕地、牧草地、果园和竹园等;C、城市总体规划中不列入绿地的水域。
风景林地:仅限于具有景观价值的林地。
道路绿地:道路广场用地内的绿地。包括行道树绿带、分车绿带、交通岛绿地、交通广场和停车场绿地等。
生产绿地: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
防护绿地: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绿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
居住绿地:城市居住用地内社区公园以外的绿地,包括:组团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绿地和小区道路绿地等。
附属绿地:城市建设用地中绿地之外各类用地中的附属绿化用地。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设施用地和特殊用地中的绿地。
公园绿地: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是表示城市环境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人均公共绿地:指区域内城市人口平均每人拥有的公共绿地面积。
立体绿化:又称垂直绿化,是在园林的立面空间进行绿化装饰的一种园林形式。
绿化覆盖率:建成区内绿化覆盖面积与建成区面积的比率。
绿化覆盖面积:指城市中的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包括公共绿地、居住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生产绿地、道路绿地、风景林地的绿地绿化种植覆盖面积、屋顶绿化覆盖面积以及零散树木的覆盖面积。乔木树冠下重迭的灌木和草本植物不能重复计算。
绿地率:区域内园林绿地面积与区域面积的比率。
地被:是采用低矮紧密的植物材料对地面进行覆盖的园林形式。草坪是地被的一种,特指用以禾本科、莎草科为主的草本植物对地面进行覆盖。
乔木: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而上部有分枝的树木,通常在3米以上。
灌木: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高度不超过3米的。
藤木:茎干不能直立只能靠缠绕或攀附它物才向上生长的植物。
不定根:是在植物的茎叶和其他部位生长出来的根,即没有固定的生长位置。不定根与根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相同。
根蘖:树木根部接近地面或露出地面处所生的萌芽条。
花序:花在枝上的排列方式。
叶柄:是连接叶片与茎的部分。
单叶:叶柄具一个叶片的叶,叶片与叶柄间不具关节。
复叶:总叶柄具两片以上分离的叶片。
节间:两节之间的部分。节间较长的枝条叫长枝;节间较短的枝条叫短枝,又称短距。
胸径:(或干径)是指为地表面向上1.2米处的树干直径。
叶序:叶在枝上的排列次序。有互生、对生、轮生。
互生:每节着生一叶,节间有距离。常见的有杨、柳类、槐树、银杏、臭椿
对生:每节相对两面各生一叶。常见的有泡桐、元宝枫、丁香、栾树、白蜡、梓树。
轮生:每节上生有规则的着生三个以上的叶子。常见的有梓树、夹竹桃、梓树等树种。
簇生:多数叶子成簇生于短枝上,如银杏、落叶树、雪松。
乡土树种:本地区原有天然分布的树种。
行道树:行道树一般成行等距离种植,具有遮阴、防尘、护路、减弱噪声和美化环境等作用。
阳性树:在全日照下生长良好而不能忍受蔽荫的树种。如油松、杨柳属、银杏、刺槐。
阴性树:有较高的耐荫能力,且在较旱的环境中,常不能忍受过强的光照树种。如云杉、冷杉。
中性树:在充足的光照下生长良好,亦能忍耐不同程度的蔽荫树种。如桧柏、元宝枫、侧柏、槐树等。
绿篱:根据植物性状的不同,绿篱又可以分为花篱、刺篱、果篱等,可用以代替篱笆、栏杆和墙垣,具有分隔、防护或装饰作用。
花台:是在高出地面几十厘米的植床中栽植花木的园林形式。
花坛:是在具有一定几何轮廓的植床内种植颜色、形态、质地不同的花卉,以体现其色彩美或图案美的园林应用形式。
花境:是将花卉布置于绿篱、栏杆、建筑物前或道路两侧的园林形式。
花丛:是将大量花卉成丛种植的园林应用形式。花丛没有人工修砌的种植槽。
花池:是在特定种植槽内栽种花卉的园林形式。
去蘖:摘除某些花木的分蘖,以减少养分的损失。
苗龄:苗木的年龄。以苗木主干的年生长周期为准计算年龄,即每年从开始生长起,到当年停止生长止为一龄。
病原: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原因。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线虫、类菌子体、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生物防治:利用自然界中某些生物,控制虫害、病害、草害和其他有害生物的途径。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以微生物治虫、以螨治虫以激素治虫等。
植物病害:是植物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或有害生物的侵害,正常生理活动受到干扰,组织结构受到破坏,外部形态发生反常表现,在经济上造成损失。
寄主:被寄生发病的植物。
病状:是寄主本身的不正常表现。增生型:根癌、丛枝、木瘤等;减生型:黄化、花叶、萎缩等;坏死型:斑点、叶枯、芽枯、萎蔫、腐烂、溃疡等。
病症:是病原物在发病部位形成的特征性结构。主要有发霉、煤污、锈粉、白粉、炭疽、溢脓等
侵染性病害:在环境条件适合时,由病原菌进行侵染而造成的病害,如锈病,白粉病,腐烂病。
非侵染性病害:因土壤、肥、水、温度、湿度等不适,机械损伤,缺少微量元素以及其它非生物因子造成植物生理失常。这种病害不能再侵染,如冻害、盐害、日灼等。
冻害:0摄氏度以下低温对作物发生的危害。
寒害:0摄氏度以上低温对作物发生的危害。
杀虫剂:
1)胃毒剂:由口腔进入消化道使害虫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敌百虫、敌敌畏、辛硫磷、百虫杀等。
2)触杀剂:由体壁进入体内使害虫中毒、死亡的药剂。如辛硫磷、敌敌畏、速灭杀丁、百虫亡、三氯杀螨醇等。
3)内吸剂:通过植物的叶、茎、根部吸收,在植物体内传导、存留,害虫在取食后中毒、死亡的药剂。如乐果、呋喃丹。
4)熏蒸剂:以气体状态,通过害虫呼吸系统进入体内使中毒、死亡的药剂。如敌敌畏。
杀菌剂:
1)保护剂:在植物感染病害前,喷射植物表面,抑制和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保护植物免遭病菌侵染的药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百菌清。
2)内吸剂:通过植物叶、茎、根吸收,进入植物体内,传导、存留,以保护植物免遭病菌侵害或治疗植物病害的药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托布津。
3)治疗剂:通过植物表皮渗入组织内部,杀死萌发的病原孢子,。如代森锌。
诱杀法:利用害虫的趋性,设置诱虫器械或其他诱物诱集捕杀害虫的方法。
二、常见问题
(一)城市绿地的功效有哪些?
1.改善城市生态
城市绿地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城市生态环境的制约,又对城市生态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是城市生态的理想调节器。
植物具有固化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功能,在城市中建设大面积绿地,可以弥补城市氧气供应不足的缺陷。
在污染物浓度不超过植物承受临界值时,植物能够吸收大气中的某些有毒物质,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植物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和吸收率很高,在夏天可以降低气温,增加周围大气的湿度,给人以凉爽的感觉。
绿地减弱噪音和放射性污染,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增加城市中的水土气循环、增加降雨、遮阳、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2.美化城市景观
绿地给城市注入生气。在城市内的建筑之间、建筑与道路之间广种花草树木,养护山体水体,使城市被有生命的绿色植被包裹着,并吸引鸟类定居,使城市成为人类与动物共有的家园,城市因此被赋予了生命和灵性。
绿地使城市变得多姿多彩。城市中植树、种花,建草坪,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等植物的自然色彩,点缀城市的灰色建筑与道路,使城市呈现出五彩缤纷的景色,城市居民在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享受到田园般的美丽,精神得以放松。
绿地丰富城市景观。植物有乔木和灌木、木本和草本之分,高矮不一,形状各异,色彩缤纷,相互搭配种植,产生一种层次感、错落感和韵律感。高大的植物,可以遮盖不美观的建筑和破旧的街道。平原地区的城市,如果将裸土堆成起伏的土丘,上面种树植草,便会形成一个个有立体感的绿色“小山”,使城市富有空间变化的美感。
3.塑造城市特色
城市绿地不仅仅是简单的植物,还具有标识作用,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许多旧城推倒重建,城市容貌变得越来越相像,甚至失去了特色与个性。城市绿地的标识作用,有助于塑造城市特色,增加城市魅力,培育城市文化,提高城市知名度。
4.调整城市布局
城市绿地具有隔离带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将建筑与建筑、建筑与道路隔离起来,形成一个个独立的空间,而且能限制城市用地的蔓延和人口规模的膨胀,从而收到调整城市布局的功效。
5.养怡居民心智
通过保护和建设城市绿地,可以为城市居民创造亲绿空间、亲地空间和亲水空间,提供休憩游览场所,养怡居民心智,增强身心健康,滋养道德精神。
城市绿地,因其改善城市生态、美化城市景观、塑造城市特色、调整城市布局的功效,能为人们创造一个和谐、自然、美丽、温馨的家园,降低生活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压力,使生活在钢筋混凝土建筑森林中的现代城市居民,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景致,领略到大自然的宜人气息,感受到大自然的强大力量。
(二)城市绿地评估指标有哪些?
判断一个城市绿化水平的高低,是否“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或“花园城市”,首先要看该城市拥有绿地的数量,其次要看该城市绿地的质量,第三要看该城市的绿地效果,即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协调程度。
我国目前城市规划中所采用的城市绿地的评估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绿化覆盖率;二是人均园林绿地面积。
(三)绿化覆盖率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首先,自然条件影响到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有山、有水、气候条件好的城市,天然植被多,人工植被易于培育,绿化覆盖率较高。而自然条件恶劣,例如干旱、荒漠等地区,自然植被稀疏,人工植被不易于培育,绿化覆盖率自然就低。
其次,城市规模影响到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一般而言,城市规模越大,人口密度和开发密度就越高,绿地面积就越小,绿化覆盖率就越低,小城市绿化覆盖率一般较高。
另外,城市性质、城市的经济实力、城市的发展历史等等,也都会影响城市的绿化覆盖率。
除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外,城市规划理念也是影响城市绿化覆盖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将城市仅视为社会经济体,忽视城市的环境效益,那么,即使其他条件优越,城市的绿化覆盖率也会很低。
(四)绿化覆盖率指标的局限性是什么?
绿化覆盖率指标也有局限性。如果一个城市的绿地分布非常集中,只有1~2块大面积、封闭式收费管理的公园,而道路绿化、居住区绿化等都很差,它绿化覆盖率的指标可以很高,但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亲绿需求并不能得到很好满足,该城市的整体景观也不像其绿化覆盖率所反映的那么好。
(五)人均园林绿地面积的局限性是什么?
绿化覆盖率指标仅反映城市绿地在城市总用地中的比例,不代表城市的绿地面积绝对值。在采用绿化覆盖率指标的同时,还必须引入人均园林绿地面积指标。
园林绿地是指用作园林和绿化的各种绿地的面积,包括公共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风景林地的总面积。人均园林绿地面积是指每个城市居民平均占有的城市园林绿地的面积。
当然,人均园林绿地面积指标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仅代表每个城市居民占有的园林绿地的面积,而不反映园林绿地的分布、结构、质量等情况。
如果一个城市的园林绿地全部由小块绿地和道路线状绿地组成,尽管人均值不低,但是绿化效果并不好,居民日常生活中亲绿需要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如果一个城市的绿地质量很差,即使人均园林绿地面积不低,但城市居民同样不能享受到如指标所标识的绿化效果。
除了考核绿地面积的数量指标以外,绿地分布是否合理,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功能的发挥。我国一些城市公园绿地规划定额中,除了平均每人享用公园绿地面积以外,还增加了服务半径这一指标,以保证绿化服务功能的发挥。如上海规划近期内实现半径500米内,居民可以享用至少3 000平方米的一块公园绿地。
↑TOP